曲轴为何独宠轴瓦?揭秘其背后的秘密_技术资料_竞彩比分赛果_竞彩足球比分玩法介绍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技术资料

曲轴为何独宠轴瓦?揭秘其背后的秘密

作者:竞彩比分赛果  时间:2025-08-04 22:23:43

  各位热爱汽车的朋友,或者对汽车发动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,今天我们将探讨发动机中一个很重要的细节,却常常被忽视的部分——为什么发动机曲轴使用轴瓦,而不是我们更为常见的轴承?这样的一个问题一开始也让我感到困惑,但在深入研究之后,我发现其中蕴含着不少奥秘。

  先为大家描述一个电影《可可西里》中的场景,不知道各位是否观看过。影片中,巡山队员们驾驶着老式吉普车在戈壁滩上追击盗猎分子,突然其中一辆车冒起了浓烟。司机检查后说道:“轴瓦抱死了,机油已经耗尽。”这里的“轴瓦抱死”指的是发动机曲轴轴瓦因缺乏机油而损坏,导致车辆无法继续行驶,只能在荒无人烟的地方等待救援,场面十分惊险。这一幕充分展示了轴瓦虽小,但其作用却至关重要。

  在我们平常的印象中,轴承多以滚珠轴承的形式出现,大范围的应用于汽车的各个部位,如变速箱、车轮和水泵等。然而,在曲轴部分,使用的却是轴瓦。轴瓦由两片半圆形的金属片组成,属于滑动轴承的一种,因其形状类似瓦片,故得名轴瓦。从外观上看,轴瓦似乎与降低摩擦并无直接关联,但发动机曲轴却偏偏选择了它。不仅曲轴本身,曲轴与连杆的连接处也使用了这种滑动轴承。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?

  首先,我们从润滑方面做探讨。轴瓦采用的是压力润滑方式。当发动机启动时,机油泵随即开始工作,产生高压,将机油通过轴瓦上的油孔以高压注入曲轴颈与轴瓦之间的间隙。在接触面形成一层足够厚的油膜。这层油膜最重要,如同为曲轴安装了一个“悬浮装置”,使曲轴能够在上面“自由滑行”,极大地减小了摩擦力。考虑到发动机工作时曲轴的转速非常高,假如没有如此优良的润滑条件,磨损将会很严重。而普通的滚珠轴承在高速、高负荷的情况下,滚动体与内外圈接触处难以像轴瓦那样形成均匀且稳定的润滑膜,有时会出现局部摩擦过大的问题。

  再谈一谈噪音问题。轴瓦与曲轴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,平均压力较小,加之有油膜的保护,运行时特别顺畅,噪音也极低。众所周知,驾驶时谁也不希望听到发动机的嗡嗡声,而轴瓦正好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。相比之下,滚珠轴承内的钢珠在运动过程中会不断碰撞和摩擦,产生较大的噪音。如果汽车发动机使用滚珠轴承,车内将会非常嘈杂。

  在讨论安装和空间优化时,发动机内部的空间本就十分有限,而曲轴的设计又独具特色,包含多个曲拐。若采用普通轴承,不仅安装过程复杂,还会占用较多空间。相比之下,轴瓦的安装则简便得多,只需将两片轴瓦合在一起,即可稳固地安装在曲轴上,且占用空间较小。这使得发动机的整体体积可以设计得更为紧凑,从而更加有助于汽车的整体布局。

  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点,即发动机在工作时,曲轴会因受热而膨胀,在轴向上产生一定的位移。若使用滚珠轴承,轴向受力轻易造成轴承偏磨,长期下来轴承容易损坏。而轴瓦在轴向上具有较大的自由度,能够更好地适应曲轴因热胀冷缩产生的位移,从而避免偏磨问题,使发动机运行更加稳定。

  此外,轴瓦与曲轴颈的接触面积较大,当发动机运行时,机油在其间循环流动,能够迅速带走多余的热量。由于发动机在工作时温度极高,如果热量无法有效散出,将对发动机的稳定性产生重大影响。轴瓦的优良散热性能确保了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运行,以此来降低了故障发生的概率。

  从成本角度来看,轴瓦的材料和制造工艺相对简单,因此成本较低。而高精度轴承由于制造工艺复杂且对材料要求比较高,成本自然难以降低。汽车的大规模生产中,成本控制是一个主要的因素。使用轴瓦可以在确保性能的同时,大大降低生产成本。

  在过去,由于老款车型的零部件加工精度较低,机油性能也不如现在先进,导致润滑系统的可靠性较差,因此“抱瓦”故障较为常见。然而,随着汽车制造技术的慢慢的提升,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明显提高,机油品质也得到了极大提升,加之完善的发动机热管理系统,只要我们按时进行保养,确保散热和润滑系统的正常运行,现代发动机出现“抱瓦”故障的情况已极为罕见。

  因此,发动机曲轴采用轴瓦而非轴承,是经过长期实践和多方面考量的结果。轴瓦如同发动机中默默奉献的“守护者”,虽然不显眼,但对发动机的正常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下次驾驶时,或许您会想起这个不起眼的小部件。今天关于发动机曲轴和轴瓦的介绍就到这里,如果您觉得内容有趣,欢迎点赞并关注,祝您一切顺利!